分类:诗名大全时间:2023-05-10 13:38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庆端阳,以及庆端阳 歌谱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端午有关屈原的诗有《端午即事》、《和端午》、《小重山端午》等。
1、《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赏析猜轮: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旧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2、《和端午》(宋代)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带态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朴,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挽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
3、《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赏析: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蠢兆源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
《小重山·端午》表达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之情。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舒頔《小重山·端午》译文及鉴赏,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小重山·端午》译文
到处采撷艾蒿、蒲草繁忙,谁家的青年男女,预备过端午节?五色丝带缠绕着手臂唱歌跳舞。我内心惆怅,还有谁在端午节追悼屈原?
过去的事不要评论衡量,屈原忠义气节,可与日月相比。读完了《离骚》总能感到悲伤。没有人理解我的心情,只有在树荫底下乘凉。
《小重山·端午》注释
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金奁集》入“双调”冲世。唐人例用以写“宫怨”,故其调悲。五十八字,前后片散世肢各四平韵。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亦以纪念相传于是自沉汨罗江的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有裹粽子及赛龙舟等风俗。
碧艾:绿色的艾草。香蒲(pú):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蒲草。生长在水边或池沼内。叶狭长,夏季开花,雌雄花穗紧密排列在同一穗轴上,形如蜡烛,有绒毛,可做枕头心;叶片可编织席子、蒲包、扇子。花粉称蒲黄,用为止血药。旧时端午节有在门口挂菖蒲、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的习俗。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龙舟飞竞。”
端阳:端阳节,端午节的别称。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岁令一·礼节》:“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名女儿节,初三日扇市,初五日端阳节,十三日龙节。”
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红、黄、蓝、白、黑五彩丝系臂,相传这五彩丝线代表着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可以抵御邪祟灾瘟,人们称之为“长命线”。一说这五彩象征着五色龙,可以降服鬼怪。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楚辞·九辩》:“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吊:凭吊,悼念。沅(yuán)湘:二水名,沅水和湘水的并称。沅水发源于贵州,湘水发源于广西,都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战国楚诗人屈原遭放逐后,曾长期流浪沅湘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为屈原自沉之处。《楚辞·离骚》:“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这里指代屈原。
往事:过去的事情。《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此指屈原投江自尽之事。论量(liáng):评论,计较。唐吴兢《贞观政要·论任贤》:“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忠义:忠贞义烈。《后汉书·桓典传》:“ 献帝即位,三公奏典前与何进 谋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此指屈原的忠贞义气。
离骚:指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此诗抒发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解:懂得,明白。无人解:此句写出作者感叹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心情。
午阴:中午的阴凉处。常指树荫下。宋苏舜钦《寄题赵叔平嘉树亭》诗:“午阴闲淡茶烟外,晓韵萧疏睡雨中。”
《小重山·端午》赏析
“空惆怅”慨叹了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对比。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这首词蕴含了浓重的民族风味,描写的是荆楚之地的端午风俗。全词从“碧艾香蒲”入笔,“处处忙”道出了端午时节的忙碌。儿共女,庆返隐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刻画出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细缠五色臂丝长”,缠五色臂丝是荆楚之地的一种民族风俗,是在端午节由孩子们将五色丝带缠在臂上,这种五色的臂丝又叫“朱索”或者“长命缕”,据说能够降服鬼怪,企保平安。上阕的最后两句“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将全词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为下阕的悼念屈原奠定了基调,为抒情作了铺垫。“谁复吊沅湘”,交代了“空惆怅”的缘由,原来人们忙着过端午,只是一般性地喜庆,而忘却了这个特别节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谁还记得那为爱国诗人屈原呢?作者有感而发,直指俗弊。在这热闹喜庆的节日里,诗人却“空惆怅”,与“庆端阳”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下阕直抒自己的感情,仍旧运用了对比手法。就是写追悼屈子之情思了。“往事莫论量”,确实,千年已过,人们记住最多的不是屈子的《离骚》,而是汨罗江投河自尽的忠义气节。“千年忠义气,日星光”,日星本是天地的精华,终明儿不灭,将屈原的千古大义与日星之光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大忠大义,理当被永世铭记。“离骚读罢宗堪伤”,此一句不单单写出了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了文人的惺惺相惜。“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千年已过,便是何等的悲歌大义,又能被几人记得呢?便是记得,又有几人能解?树转午阴凉,端午之时的`燥热天气,能得一份的凉意已是不易,莫非也是屈子的美意吗?结尾由情归景,景中又似有余情,大有余音不绝之意。
本曲以端午节为载体,从眼前所见的荆楚端午风俗写起,描画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与下片的“无人解”形成鲜明对比。但沅湘之水却把作者带入了历史,通过纪怀屈原抒发自己对元朝覆灭的感伤和不仕明朝的节烈,“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等诗句传达就是作者的伤感失落,而“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则表明了作者对元朝的忠贞决心。“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作者的悲观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历来写端午的诗词都很多,多半会提到屈原的旧事,借屈原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或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失落情怀,或者赞扬屈原的精神而表明自己的忠义之心,总之,流不尽的沅湘之水,就是中国失意文人的辛酸之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梅尧臣),“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戴叔伦)。
读中国古诗词总让人觉得气闷,而没有怒发冲冠的畅快,似乎他们只会躲在角落里哀怨或者表明忠心,从来都不会愤怒似的。最多不过是装疯卖傻,“学呆,妆痴,谁解其中意?”“尽教他争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陶醉,都不管天和地”,没有几个敢真正站起来去怒去喊去抗争!这和《诗经》开创的“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温柔敦厚的诗风与屈原的香草美人的艺术传统是分不开的。
《小重山·端午》创作背景
《小重山·端午》是元曲作家、诗人、词人舒頔的作品,作于明朝建立(1368年)之后的一个端午节。舒頔生平处于元明之际,《新元史》称他“遭逢乱世”,“尝避寇岩谷,被执,頔正色叱贼(指朱元璋等起义军),贼感而释之”。他忠于元朝,入明不仕。
《小重山·端午》作者介绍
舒頔(dí)(一三○四~一三七七),字道原,绩溪,(今属安徽省)人。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端午祝福诗句(精选70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祝福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祝福诗句1
1、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2、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5、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6、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8、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0、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1、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2、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3、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14、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兆扒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15、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1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7、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18、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9、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20、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陪做 21、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2、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3、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24、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25、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6、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27、高咏楚词酬午日,天边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28、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29、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30、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赵蕃《端午三首》
端午祝福诗句2
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
3、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5、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6、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7、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8、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10、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11、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1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14、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15、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6、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1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18、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19、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20、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21、火树银花合,族乱昌星桥铁锁开。
22、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23、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24、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25、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端午祝福诗句3
1、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2、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3、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边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4、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5、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6、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7、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8、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小扣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9、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0、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关于庆端阳和庆端阳 歌谱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