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成语大全时间:2023-05-09 06:15作者:未知编辑:猜谜语
更漏子是唐代诗人贾仲明所作的小令,其中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形成了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语句。但在汉语词典中,更漏子还有着其他有趣的含义和用法。
《说文解字》中,将更漏比喻为“数变也”,即更替的意思。《康熙字典》中将其解释为“古代计时器”,用于计时古代的漏士、漏匠等职业名称中也经常出现更漏之字。在汉语中,更漏也经常用于形容时间的流逝,如“日月如梭,岁不留人,时光荏苒,时过境迁,岁月如金,一去不复返。”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叫做李密的诗人,他窥探到了皇帝的机密,于是每晚都会躲在更漏旁边,观察漏水的流量来计算时间。后来,因为此事被发现后被流放到河南一带,但李密并没有放弃诗歌创作,他给自己起了一个雅号——更漏子,表达了他“与时俱进”的意愿。
除了经常被引用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之外,更漏子在文学中还有着许多其他的用法。比如,近年来,《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中均有更漏子的出现。在电影领域,也不乏有着更漏子的影子。例如,《卧虎藏龙》中,“夜练武功,影梭如电,漏声如雷”一幕正是非常经典的画面。
在汉语中,更漏子也经常出现于成语之中。如“乘风破浪的更漏在前头”,意思是形容人在前进时冒着危险,奋发向前。在现代汉语中,更漏子的用法也非常的丰富,例如,“更漏子月”形容时间过得飞快,“更漏子说”形容话说得非常具体。
总的来说,更漏子除了有着广泛的应用和丰富的内涵之外,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能够正确掌握更漏子的含义和用法,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更漏子又称漏壶,是中国古代计时的一种水漏计时器。它由漏壶和漏斗组成。漏斗口对准漏壶口,漏滴所开的小孔决定时间的长短,从而反映出时间的流逝。
更漏子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但详细由谁发明尚无定论。自汉代开始,更漏子逐渐普及,成为古代中国重要的时间测量工具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更漏子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农业、天文、医学等领域,并为后来的钟表制造奠定了基础。
按照功能和材质分类,更漏子可以分为许多种类。其中,最常见的是铜漏壶、石漏壶和银漏壶。不同材质的漏壶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优缺点,铜漏壶比较耐用且价格便宜,石漏壶时间稳定度较高,而银漏壶则是精密制造的高档漏壶。
更漏子的原理很简朴。通过漏滴的滴落,计算时间的长度。漏壶中的水最大下降到漏壶定点的位置即漏口时,漏壶外壳上的刻度盘就转动一格,这样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消逝的时间。由于水的流动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压强等因素有关,所以在使用更漏子时需要考虑并控制环境的影响。
更漏子主要被用于计时和测量时间,如观测星象、定夜、定时、制宫等。除此之外,更漏子在医学、农业、商业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商业上,更漏子被用于检验商品的质量,以保证商品货真价实。
尽管更漏子在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由于环境和材质的影响,更漏子的精度和稳定性相对较低。此外,更漏子只能用来计量短时间,不能计量较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漏子被美丽的机械钟表、计时器、秒表所替代。但它仍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上一篇:成语大全:使用诗词描写秋天的情景